8月19日,气候变化与城市上海论坛暨UCCRN东亚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闵行校区地学楼举行。副校长汪荣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网络(UCCRN)作为专门关注气候变化与城市的机构,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次会议上,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网络的东亚中心(UCCRN East-Asia Hub)在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正式成立。哥伦比亚大学Robert S. Chen 教授、Alex de Sherbinin研究员、UCCRN项目主管Somayya Ali Ibrahim研究员、刘海波研究员、邢小士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Pan Ming研究员,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水项目组执行主任Yoshihide Wada,英国南安普顿大学Sally Brown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祝明建副教授,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雷小途所长、谈建国副所长,及我校bat365正版官方网站院长刘敏教授、紫江青年学者陈睿山研究员、副院长王军教授、孙勋、陈亮、夏海滨等专家学者出开幕式,并在气候变化与城市上海论坛上做学术报告。开幕式由刘敏院长主持。
气候变化与城市上海论坛暨UCCRN东亚中心揭牌仪式在校举行
在UCCRN东亚中心揭牌仪式暨论坛开幕式上,汪荣明副校长向与会的国际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达了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对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视和关注,强调了建立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网络东亚中心对区域研究与实践的引领作用,介绍了我校地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汪荣明副校长致辞
UCCRN项目主管Somayya Ali Ibrahim研究员与刘敏院长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雷小途、CIESIN主任Robert. S. Chen一同为UCCRN东亚中心揭牌。
UCCRN东亚中心揭牌仪式
本次气候变化与城市上海论坛由四个分论坛组成,分别由Robert. S. Chen,Ming Pan, Yoshihide Wada和Somayya Ali Ibrahim主持。
Alex de sherbinin研究员做题为“海岸城市对洪涝风险的暴露差异”的报告,以纽约、孟买、上海为例,分析了不同海岸城市对洪涝风险的脆弱性与韧性差异。
Alex de sherbinin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上海气象局谈建国研究员以“上海城市化的降雨效应”为题,分析评价了上海城市化过程对降雨的影响方式与程度。
谈建国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普林斯顿大学潘铭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 “卫星在滨海城市洪涝和风暴潮测量中的应用”,他对未来城市洪涝和风暴潮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潘明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bat365官网王军教授以“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河口地貌变化对风暴潮洪灾的影响”为题,阐述了当前风暴潮洪灾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
王军教授做学术报告
Yoshihide Wada研究员以“全球城市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高分辨率模拟”为题,讲述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方式与程度。
Yoshihide Wada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bat365官网紫江优秀青年学者陈睿山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背景下的城市韧性”,就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可能影响及城市系统的韧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睿山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Sally Brown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沿海城市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她评价了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变化趋势及若干重要城市如上海、纽约等对海平面上升的敏感性。
Sally Brown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祝明建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美国弗罗里达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规划及对中国的启示”,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适应性规划的重要性。
祝明建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哥伦比亚大学刘海波研究员以“二氧化碳增高背景下地中海区域干旱化增加的原因”为题,讲述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区域干旱程度增加的影响及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
刘海波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我校陈亮博士就“城市热辐射环境对热浪相关疾病的影响”的主题,重点以上海为例,讲述了城市化过程中热辐射环境的变化以及热浪相关疾病的变化趋势。
陈亮博士做学术报告
哥伦比亚大学UCCRN项目管理Somayya Ali Ibrahim的报告主题为“UCCRN第二次评估报告、纽约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NPCC)报告的主要发现与进展”,她综合描述了UCCRN第二次评估与第一次评估的差异、NPCC评估报告的进展以及未来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
Somayya Ali Ibrahim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我校紫江优秀青年学者孙勋研究员以“气候大数据在城市的模拟及应用”为题,报告了气候大数据在极端气候现象分析中的应用。
孙勋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哥伦比亚大学邢小士研究员做“IPCC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数据支撑”报告,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社会经济数据准备与挖掘的角度,考察了已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影响。
邢小士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围绕UCCRN东亚中心未来的工作方向、可能的突破与支撑条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达成共识:气候变化与城市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研究方向,UCCRN东亚中心应该发挥其区域优势,加强与其他中心的联系,争取更多资源,将东亚城市与气候变化研究与实践发展壮大。
UCCRN东亚中心未来工作研讨
气候变化与城市上海论坛暨UCCRN东亚中心揭牌仪式合影
本次会议还特设城市与沿海地理综合考察环节,特别设计的考察路线涵盖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上海城市规划博物馆-外滩等特色考察点。参观考察中,与会人员对沿途的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十分感兴趣,并先后围绕东海大桥的易受台风风暴潮等影响等问题,洋山深水港的海平面上升、台风等影响等问题,城市发展与规划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金融中心面对气候变化时的脆弱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洋山深水港城市地理考察
上海城市规划博物馆城市地理考察
作为会议的最后一项重要议程,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哥伦比亚大学Robert Chen,Alex de sherbinin, Xiaoshi Xing, Yoshihide Wada,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教授,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刘敏教授、王军教授、余柏蒗教授、杨毅教授、陈睿山教授等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就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进行了商讨。签约仪式由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段玉山教授主持。
与CIESIN合作签约仪式